圖源:點這裡^^
簡介
豐年祭(年祭、月見祭)是台灣原住民阿美族古老傳統的一項祭祀活動,中文普遍稱呼為豐年祭,又可分為Ilisin(伊利幸)、Malalikid(馬拉里基)、Kilumaaan(齊魯馬安)[1],其日期為阿美族曆法的年尾。
辭源
Ilisin是阿美語豐年祭的主流稱呼,除原鄉外更常見於都市豐年祭。lisin在阿美語當中表示禁忌,豐年祭意為進入禁忌期。在傳統上豐年祭舉行時間長達一個月,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人稱之為「月見祭」,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稱「豐年祭」延續至今,在當代已是多數人對阿美族祭典認知的統稱。
起源
傳說原有兩兄弟馬耀(Mayaw)與烏納(Onak),兩兄弟常與父親上山學習採集與狩獵。按照當地風俗,男子需要能夠獵首才會受人尊敬,但是父親遲遲找不到機會讓兩兄弟練習。為了讓兩名兒子能夠受人尊敬,父親決定製造機會讓馬耀與烏納能砍下自己首級來贏得族人的信任。兩兄弟父親在一次上山的機會跑到了提供部落飲水的河川上游,故意將河水變得十分混濁不能飲用,然後下山命令兩兄弟去取水。馬耀與烏納走到河邊,發現河水變得十分骯髒不能飲用便回家告知父親;父親說一定是上游有人在搗亂,要兒子上山去取那個搗亂者的首級。馬耀與烏納聽從父親的指示,帶著番刀上山。在兒子出門之後,父親便跑到山上裝成搗亂者。當馬耀與烏納抵達河川上游時,果然看見一名男子背對著他們正在擾亂河水。馬耀與烏納按照父親的指示砍下了搗亂者的腦袋,但當他們拿起搗亂者的腦袋時赫然發現這個搗亂者正是他們的父親。砍下父親腦袋的馬耀與烏納十分慌張,卻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將父親的腦袋帶回家放置在家屋前的屋架上,並每年以公鹿祭祀。至今便演變成豐年祭。
過程
馬太鞍
以馬太鞍為例,豐年祭分為一天的準備日與三天的活動期。照例會有祈福的典禮,及族人帶著酒、糯米、檳榔與戰袍向天神祭拜並祈求活動順利成功,緊接著會依年齡階級敬老尊賢,以強化倫理觀念。豐年祭重要的意義是倫理意識與傳統的傳承,而非慶祝豐收。以往阿美族人以嚴密的年齡階層處之抵抗外族、分配部落工作、建立長幼有序的概念,所以在部落裡所有成年男子都會被編入年齡階層的體制中,年長者決策、發號施令,中壯年負責執行及督導,而體力勞動則由青年組擔綱。豐年祭時,青年組都要到會所接受團體訓練,有些部落也將男子成年禮併入豐年祭活動中舉辦。之後會舉行一連串競賽,包括傳統歌謠、汲水、捆柴、搗米等傳統技藝。各個年齡族之都會用極短的相聚時間,日以繼夜練習以追求榮譽。傳統技藝競賽,目的在於考驗體能,同時也提醒年輕人不要忘本。最後一天的情人之夜,女孩子若有喜歡的對象,可以主動上前拉男生身上背著的情人袋;如果男生也有意的話,就將情人袋遞給女生背。
太巴塱
- 前訓
以太巴塱為例,在正式的豐年祭開始前會舉行撒嘎拉達旦,意為成為人的訓練。前四天,男子階層會先在發祥地(saksakay)進行夜訓。夜訓時年齡階層分區圍著篝火坐下,聆聽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勉勵與糾正,長者在訓勉同時會手持竹片祖固讓天神能一同到場,訓勉之後上層階層會改持較短的竹片密夫夫鞭打其家族成員或摯友的臀部,以表示驅除壞運,最上層階層會訓斥第二年齡階層,之後便先行離開;然後換成第二年齡階層訓斥第三年齡階層,依此持續到倒數第二階層訓斥最低年齡階層。豐年祭開始之前兩天,最年輕的兩個階層會山中進行密蘇娃(misuwac),為太巴塱青年必須參與的重要階層的訓練,其目的在於訓練年輕階層野外求生技巧,社交技巧,還需到山中採集藤心及山棕心以帶回部落敬老。豐年祭前一天,部落會派遣青年至奇美部落進行巴達固,意為報訊息,為請求友好部落來拜訪以及協助祭典期間的軍事防衛,當晚年齡階層會舉行最後一次的夜訓,而最小的年齡階層需要留在篝火旁看守直到天亮。
- 豐年祭
禁忌
- 活動期間忌諱打噴嚏,打噴嚏被視為凶兆。
- 豐年祭被視為是男子的活動,許多活動忌諱女子參與。
- 豐年祭期間進行齋戒,只食用豬肉以及少量的筍類,尤其忌諱魚肉。